思维导图

《三国》魏·明帝曹叡生平+思维导图

来源:147采集  作者:无言剑2022-05-06 06:32  浏览:84
天灭魏室,明帝的儿子接二连三的死去,最后竟然无子,自己还早死。曹叡从小被曹操带在身边,甚是喜爱,耳濡目染,也算是个明君。曹叡是曹丕和甄姬的儿子,是曹魏第三代皇帝。
  • 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是文帝的太子。从小受太祖曹操钟爱。
  • 十五岁,封为武德候。
  • 黄初二年(221)封为齐公。
  • 黄初三年(222)封为平原王。因母亲甄氏被杀,没有被立为太子。
  • 黄初七年(226)夏五月,文帝病重,才被立为太子。
  • 黄初七年(226)五月丁巳,明帝即位,大赦天下。进行例行即位封赏。
    • 癸未,追赠生母甄夫人为文昭皇后。壬辰,封立皇弟曹蕤为阳平王。
    • 八月,孙权攻打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
    • 八月辛巳,封立皇子曹囧为清河王。吴国将领诸葛瑾、张霸等人入侵襄阳,司马懿带兵打败他们并杀死张霸。征东大将军曹休在寻阳打败吴国另外的将领。论功行赏。
    • 冬十月,清河王曹囧薨。
    • 十二月,任命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 太和元年(227)春正月,划出江夏南部,设置江南南部都尉。西平麴(qu)英反叛,杀临羌令、西都长,明帝派将军郝昭、陆磐讨平并杀了他。
    • 二月辛未,明帝籍田耕种。辛巳,在邺城修建文昭皇后的寝庙。
    • 夏四月乙亥,发行五铢钱。
    • 冬十月,焉耆王遣子入侍。
    • 十一月,立毛氏为皇后。
    • 十二月,封皇后父亲毛嘉为列候。新城太守孟达反叛,司马懿平叛。
  • 太和二年(228)春正月,司马懿攻克新城,杀了孟达。
    • 蜀国大将诸葛亮犯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老百姓都反叛响应诸葛亮。明帝派遣大将军曹真统领关右各军,同时进军。右将军张郃在街亭大败诸葛亮。三郡平定。
    • 五月,旱灾。
    • 六月,下诏尊崇儒学,选拔博士。告诫郡国要把通晓经学作为首要选拔条件。
    • 秋九月,曹休带领各军到宛县,与吴国将领陆议在石亭交战,大败。乙酉,封立皇子曹穆为繁阳王。庚子,大司马曹休去世。
    • 冬十月,明帝下令公卿举荐优秀将领各一人。
    • 十一月,司徒王朗去世。
    • 十二月,诸葛亮围攻陈仓,曹真派遣将军费曜等人抵抗。
    • 辽东太守公孙恭哥哥的儿子公孙渊夺取了公孙恭的职位,于是任命公孙渊兼任辽东太守。
  • 太和三年(229)夏四月,元城王曹礼去世。六月癸卯,繁阳王曹穆去世。戊申,追尊高祖父大长秋曹腾称高皇帝,夫人吴氏称高皇后。
    • 秋七月,下诏如有诸侯王继承大统,其生父生母不得称谓皇和后,否则辅佐大臣可以诛杀他。诏书金策藏在宗庙,法令载入典章。
    • 冬十月,改称平望观为听讼观。
    • 十一月,洛阳宗庙建成,明帝派遣太常韩暨持节到邺城迎取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的神位,十二月己丑到达洛阳,把神位安放在宗庙。
    • 癸卯,大月氏王波调派遣使者进奉,任命波调为亲魏大月氏王。
  • 太和四年(230)春二月壬午,下诏命令郎官学识能精通一部经书才能胜任管理百姓,由博士考试,选拔优秀人才,迅速予以任用。罢免那些作风浮华不致力于经学之根本的人。
    • 戊子,下诏书给太傅三公,将文帝的《典论》刻在石碑上,立在庙门外面。
    • 癸巳,任命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懿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
    • 夏四月,太傅钟繇去世。
    • 六月戊子,太皇太后去世。。
    • 丙申,撤销上庸郡。
    • 秋七月,将武宣卞后和武帝合葬在高陵。下诏书命令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讨伐蜀国。
    • 八月辛巳,东巡。九月暴雨导致洪水泛滥,下诏书命令曹真、司马懿撤军。
    • 十二月辛未,将文昭甄皇后改葬在朝阳陵。丙寅,下诏书命令公卿举荐有德行才能的人。
  • 太和五年(231)三月,大司马曹真去世。诸葛亮进犯天水,下诏书令司马懿抵抗。
    • 夏四月,鲜卑附义王柯比能带领本部人和丁零部族首领儿禅到幽州进贡名马。重新设置匈奴中郎将。
    • 秋七月丙子,诸葛亮败退。乙酉,皇子曹殷出生。大赦天下。
    • 八月,下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带一嫡子前来朝见。
  • 太和六年(232)春二月,明帝下诏书,命令改封诸侯王,都以郡作为封国。
    • 五月,皇子曹殷去世。追封谥号为安平哀王。
    • 秋七月,任命卫尉董昭为司徒。
    • 冬十月,殄夷将军田豫带领部属到成山征讨吴国将领周贺,杀了周贺。庚寅,陈思王曹植去世。
  • 青龙元年(233)三月甲子,下诏命令公卿各举荐一名德才兼备行为淳厚的人。
    • 夏五月壬申,诏令在太祖庙的庭院里祭祀已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成渝。
    • 戊寅,北海王曹蕤去世。
    • 丁酉,将宗室中不是诸王女的女子全部改封为邑主。
    • 六月,洛阳宫蹴鞠场所发生火灾。
    • 保卫边塞的鲜卑部族首领步度根和反叛的鲜卑部族首领柯比能勾结反叛,联合起落骚扰边境。明帝派遣骠骑将军秦朗带领中军讨伐他们,他们于是逃到漠北。
    • 秋九月,匈奴部族胡薄姿职等人反叛,司马懿派遣将军胡遵讨伐并打败并使他们投降。
    • 冬十月,步度根的部落首领戴胡阿狼泥等人到并州投降,秦朗带军返回。
    • 十二月,公孙渊杀了孙权派遣的使者张弥、许晏,并送来首级,于是任命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
  • 青龙二年(234)春二月乙未,下诏取消鞭杖刑罚制度。
    • 三月庚寅,山阳公去世。己酉,大赦天下。
    • 夏四月,大瘟疫流行。崇华殿起火。丙寅,追赐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用汉朝的礼制安葬。
    • 是月,诸葛亮出斜谷,屯兵渭南。司马懿率军抵抗。明帝下令以逸待劳。
    • 五月,孙权入居巢湖口,攻向合肥新城,又派遣陆议、孙韶各带领万余人进入淮水、沔水。六月,征东将军满宠进军抵御。秋七月壬寅,明帝乘龙舟亲征,未到,孙权撤军。
    • 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五丈原对峙,诸葛亮死,蜀军撤退。
    • 冬十一月,京都洛阳地震,十二月,明帝诏令删定关于死刑的法律,减少判处死刑的人。
  • 青龙三年(235)春正月戊子,任命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己亥,恢复设置朔方郡。京都洛阳瘟疫流行严重。丁巳,皇太后去世。三月庚寅,安葬了文德郭皇后。
    • 这年,大规模兴建洛阳宫殿。建起昭阳殿、太极殿、修筑总章观。百姓耽误农时,直臣杨阜、高堂隆等人进行了规劝,明帝虽不能听从,但一直宽容他们。
    • 秋七月,崇华殿火灾。
    • 八月庚午,封立皇子曹芳为齐王,曹询为秦王。丁巳,改名崇华殿为九龙殿。
    • 冬十月己酉,中山王曹袞去世。
  • 青龙四年(236)夏四月,设置崇文观。五月乙卯,司徒董昭去世。丁巳,肃慎氏进奉枯木作的箭。
    • 六月壬申,诏令只要不是谋反和亲手杀人的,如果祈求凯恩减免死罪,可以将申诉和案情呈送皇帝,皇帝将考虑保全他们。
    • 秋七月,高句丽王宫斩杀孙权使者胡卫等人。把他们的首级送到幽州。
    • 十二月,司空陈群去世。
  • 景初元年(237)三月,改用夏历十二月作为一年的开始,确定历法,改换年号。车马的颜色尊尚黄色,祭祀用的牺牲用白色,作战时乘着黑头白身的马,设立大红的旗帜,朝会时设立大白的旗帜。改太和历为景初历。
    • 五月己丑,大赦天下。
    • 六月戊申,京都洛阳地震。己亥,任命尚书令陈矫为司徒,尚书右仆射卫臻为司空。
    • 秋七月司徒陈矫去世。孙权派朱然等两万人围攻江夏郡。荆州刺史胡质等人反击,朱然败退。孙权派使者渡海与高句丽通好,打算袭击辽东。明帝派遣幽州刺史毋丘俭带军和鲜卑、乌丸驻扎在辽东的南部边界。征召公孙渊,公孙渊出动军队反叛,毋丘俭进军讨伐他,恰逢接连十天下雨,辽水暴涨,明帝下令毋丘俭撤回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王护留等人跟随毋丘俭归附朝廷。
    • 公孙渊在毋丘俭撤回后,自立为燕王,称年号为绍汉元年。
    • 明帝下诏令青、兖、幽、冀四洲大力制造海船。
    • 九月,冀、兖、徐、豫四州水灾。开仓赈灾。庚辰,皇后毛氏薨。
  • 景初二年(238),明帝下诏命令太尉司马懿讨伐辽东。
    • 二月癸卯,任命大中大夫韩暨为司徒。夏四月庚子,司徒韩暨去世。庚戌,大赦天下。
    • 秋八月,烧当羌王芒种、注诣反叛,凉州刺史带领各郡军队打败并砍下注诣的首级。丙寅,司马懿大败公孙渊,将公孙渊首级传送京都,海东各郡平定。壬午,任命司空卫臻为司徒,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
    • 十二月己丑,明帝病倒卧床。辛巳,立郭夫人为皇后。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甲申免去,由武卫将军曹爽代替他。
  • 景初三年(239)春正月丁亥,太尉司马懿回到河内,明帝用快马召回他,托孤曹爽、司马懿。当日,明帝在嘉福殿去世,时年三十六岁。癸丑,葬高平陵。

参考文献:《三国志》

举报 0
收藏 0

热门资讯

更多资讯
发表评论
0评